如果生命以某種方式呈現,而我抗拒的唯一理由是出於個人喜好,我就放開自己的好惡,讓生命做主
臣服實驗
「如果我內心放棄抗拒,讓生命之流做主,我會發生什麼事?」這是作者開始臣服實驗的動機,也是誘使我翻開這本書的動機。三十幾歲時面臨的中年危機,發現除了早就相信的「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更糟的是連接下來想要規劃什麼都沒有任何想法,在這樣的迷惘中,我開始接觸一些靈性相關的東西,也意外接觸到了這本書。
本書紀錄了作者40年臣服實驗的結果,在生命之流帶來的種種考驗之前,作者選擇放下自己的厭惡與控制,放下自我的情緒與思考,盡力把眼前的每件事做好,而每次生命帶來的考驗都將他帶到先前從來不曾想過的地方,他一路從森林中隱居的瑜伽者變成上市公司的執行長,也從獨居變為引領一個靈修社群。
生命中一件一件出現的巧合,讓他越來越相信生命的智慧,也更能臣服於眼前出現的一切,他說「我越放手,就越感到自由。我的責任不在找出是什麼綁住了我,那是生命的工作。我的責任是心甘情願地捨棄所有在我內心裡翻湧升起的一切。」以及「在某個程度來說,不再掙扎,臣服於遠超乎你所理解的完美之後,你會得到極度的寧靜。」
註:如果你透過以上連結到TAAZE買書,我將能得到分紅。透過導購連結購買與直接上TAAZE下單的價錢會是一樣的,請不用擔心。
臣服練習
第一步:捨棄在你頭腦和心裡形成的、關於「喜歡」和「不喜歡」的個人反應
第二步:帶著步驟一產生的清晰覺知,你只要去探詢眼前的狀況要你做些什麼就行了
在我們的教育之下總說我們需要努力才能獲得想要的一切,如果從此不再做任何計畫,就這樣臣服於生命中出現的一切真的可行嗎?臣服聽起來很躺平,但其實臣服卻需要極大的勇氣,要放掉自我所有的喜好去擁抱當下的變化、迎向未知,即使自己不喜歡當下的狀況,仍要放手讓事情自行開展,並努力把當下能做的事情都做到最好,讓所有該發生的發生。
在作者40年的臣服實驗中,有非常多次生命之流帶來的挑戰都讓他感到極度抗拒與不舒服,但他一次又一次選擇臣服、選擇不以個人喜好來做決定,而是讓生活的現實狀況決定他該往哪裡走。就這樣生命中一件件的巧合讓他相信「我置身其中的生活是為我建造,而不是由我建造的1」,每一件事情的發展都不在他原先的意料之中,但結果總比他能夠想像的更好,而每件事的發生總是恰如其分地讓他為接下來生命將帶給他的驚喜做好準備,他也一次次被這完美安排的一切所驚艷,即使是不愉快的經驗都成為讓他能捨棄自我的養份。
最後的最後
在閱讀這本書時三不五時就會想到《沒問題先生(Yes Man)》這部電影,勇於對眼前出現的機會說Yes最後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畢竟如果總是只做自己喜歡的事,無形之中就會錯過很多自己不知道自己可能會喜歡的東西。
當初看電影的時候可能是從「跨出舒適圈」的角度,但看完這本書後再重新去思考,這種”The universe knows better.”的觀點卻也很有趣。如果冥冥中真的有所謂更大的力量,他也為我們安排好了一切,那麼與其為了順應個人喜好而與之苦苦對抗,放掉所有的控制、相信宇宙的智慧好像是條更輕鬆更充實的路。
退幾步來說,就算沒有所謂宇宙的安排,事情發生的當下,不管我們喜歡或不喜歡事情都已經發生,與其讓負面情緒發酵然後一邊處理一邊抱怨,放下情緒好好把眼前的狀況處理掉、活在當下把事情做好其實也會讓自己更快樂吧。
回想這一輩子經歷的事與做過的決定,特別是最近這十年,生命中最大的那幾個轉折其實都不是我曾經所能預期的,轉職、出國工作、疫情、失業等等等,總是這麼湊巧機會/考驗就出現在那個當下,抑或是在某個時間點看到某本徹底改變我財務思維的書,一切串連起來成就了現在的自己。無業的這一年多來,每次想到自己現在的生活,都覺得幾年前的我絕對想不到現在的自己會這麼快樂(雖然生活的樣態跟自己曾經想像過的完完全全不一樣),也許我早就在進行某種小小的臣服實驗了吧?
想著想著又想到,雖然過去十年裡接受了很多生命之流帶來的驚喜,但大部分情況下我的正面情緒都是多於負面情緒,那些帶來強烈負面情緒的通常我就會直接放手。於是我又想到了過去一年裡出現在我生命中兩個可能的工作機會,當時都覺得當下的能量不想做這些事,於是選擇順應自己的內心連試都沒有試,在看完這本書後突然覺得當初是不是該放下內心的排斥去試試看,也許生命會帶我到很不一樣的地方。
看完臣服實驗後的行動大概就是要把自己的雷達打開,好好發現生命之流帶到我眼前的機會,就算當下自己不喜歡也要努力試試看;然後我跟自己說「如果宇宙真的要我趕快回去峇里島的話,他會送一張機票到我眼前的」(笑)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