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從赤貧開始,一路透過認真工作、超過50%的超高儲蓄率以及指數投資和聰明節稅,在工作後9年內達成財務自由。本書從分享作者的窮困童年開始,一路到他如何找到投資報酬率最高的大學科系、如何投資、如何資產配置、如何透過不同的帳戶節稅到最後達成財務自由,以及財務自由後的生活、保險還有醫療花費。
註:如果你透過以上連結到TAAZE買書,我將能得到分紅。透過導購連結購買與直接上TAAZE下單的價錢會是一樣的,請不用擔心。
書中第一部分介紹作者童年的部分我覺得有些多餘,然後書中蠻大部分東西都是已知,不過有以下幾個新的觀念我覺得很棒。
買自住房的成本遠遠高出你的想像
在華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之下,大部分人都覺得人生目標之一就是要買到自己的房子,作者本來也來在家人影響下也是這樣想,但實際計算之後才發現買房成本非常高,為了買一套房產他需要多工作非常多年才能達到財務自由,因此作者最後決定不買房,改把錢投入股市。
作者分析,買房的成本除了房價與房貸利息外,還有許多隱形成本:買賣時都需要支付文書的費用(代書費?),賣屋時需要支付仲介費與稅金,持有期間需要繳房屋稅地價稅以及房屋保險,再加上房屋持有期間的修繕成本,這些零零總總全部加起來,讓自住房實際的收益遠遠低於帳面上看起來的那樣。作者說考慮所有成本後,持有自住房的月成本大概是你每個月房貸支出的150%,也就是說只有當你的房屋租金高於這個金額買房才划算,不然不如拿這些錢去投資產生收益。
看了很多財務自由的書後,我覺得不買自住房似乎是FIRE界的主流想法,就連我的啟蒙書《富爸爸窮爸爸》裡都說自住房是負債不是資產。除了買房成本高,買房後人就會被綁在某個地點因而少了很多可能,像是沒辦法數位遊牧(digital nomad),或是沒辦法透過地理套利(Geographic arbitrage: 賺較高工資國家的薪水,在生活費較低的國家生活)節省生活花費,而買房後無法避免的每個月的固定支出也讓人更難承擔失去工作與收入的風險。不過另一方面,之前和朋友討論不買房這件事,朋友說不買房他擔心老了以後沒人願意租房給他,這個說法在網路上也不少見;再加上退休後若沒有穩定收入,到時候要買房可能房貸也不好核。我一方面覺得除非很堅持一定要住在某個地方,不然有錢不太可能租不到屋,但一方面又覺得老了後沒地方住的憂慮貌似有一定的道理,這部分我目前還想不清楚。
收割資本利得(Capital gain harvesting)
書中有一篇專門介紹如何避稅,裡面提到很多透過把錢放到不同帳戶(401k, traditional IRA, Roth IRA等等)來節稅的方式,不過對住在台灣的我完全不適用。這篇我覺得最有可能有用的就是Capital gain harvesting,概念是因為每年有固定的免稅額,所以我們應該在每年利用這些免稅額實現部分資本利得,這樣退休後需要用錢時才不需要一次支付大筆所得稅。實作方式是先知道自己當年免稅額度是多少,在這個額度內可以同時賣出再買回自己的部位,因為是接近同時操作所以價差應該不大或根本沒有價差,這樣做我們還是持有一樣的部位,但買入成本與賣出的價差就會在當年實現資本利得,而持有部位的成本則會上升,讓未來賣出時的資本利得降低。
像我的資產大部分放在美股,感覺是可以每年利用海外收入670萬的免稅額來實現資本利得,這樣以後如果臨時需要大筆金錢就不用擔心需要繳大額所得稅,不過這個牽涉到稅法還需要再研究一下。
如何增加4%法則的成功率
4%法則(4% rule)是FIRE社群大家都知道的概念:若你的年支出小於你的資產的4%,你就達到財務自由,比如說若我一年花費是40萬,若我的資產超過1000萬那,那我就已達成財務自由。背後立論是根據三一大學的研究:若提領率(withdraw rate)為4%,則有95%的機率你的資產在30年內不會花光。
從另外一面來看,有5%的機率在提早退休後我們會在30年內把存下來的資產花光,這個可能性大概是所有提早退休的人最擔心會發生的事。一般建議都會說,如果擔心的話可以藉由增加自己的資產(比如說將目標設定在年花費*30而不是*25)或是降低提領率(比如說提領3.5%而不是4%)來增加安全邊際,不過作者提出了不同的做法。
緩衝基金(Cash Cushion)與收益護盾(Yield Shield)
作者說,最有可能失敗的那5%通常都是源自於一退休就遇到熊市,在熊市中資產價格下跌,但為了支付生活花費我們還是必須賣出資產,資產一賣出我們就會立刻實現損失,這些損失可能在熊市結束後都賺不回來。為了避免這種在資產下跌時需要出售資產的狀況,作者說我們可以使用緩衝基金(Cash cushion),也就是有足夠的現金儲備(放在高利息儲蓄帳戶的現金部位),若遇到資產價格下跌時,我們可以用緩衝基金來支付生活花費,這樣就不需要在熊市時出售資產。根據作者的研究,熊市一般在5年內會結束,若我們有能夠支付5年生活支出的現金,就不需要擔心退休後錢會花光。
然而要存夠足以支撐5年生活花費的現金會讓能夠退休的時間顯著往後推,假設年花費40萬,5年花費就是200萬,即使儲蓄率高達50%我們都需要多工作5年才能存夠緩衝基金。
因此,除了緩衝基金外,作者也提出了收益護盾(Yield shield)的概念:我們的投資可能會孳息或是支付股利,這些都可以拿來支付我們的生活花費,所以我們實際上並不需要這麼多的緩衝基金。假設我的投資組合每年的收益(Yield)是2%,以同樣的年花費40萬假設來算,退休時我有1000萬的資產,而我的資產每年會產生20萬的收益,也就是說我每年需要補足的現金缺口是20萬,這樣我需要的緩衝基金其實是100萬(20萬*5)而不是200萬(40萬*5)。
加大收益護盾 (Raising the yield shield)
即使在考慮收益護盾後,需要多存的緩衝基金還是相當多,為了能儘早退休,作者思考後得出了加大收益護盾(Raising the yield shield)的做法:暫時將投資組合中的部分資產換成性質類似但收益較高的資產。上面提到,我們實際需要的緩衝基金是『資產*(4%-投資收益率)*5』,因此若我們投資收益越高,所需要的緩衝基金就越少。然而因為長期而言收益較高的資產表現會遜於市值型的資產,加上原始4%規則的研究就是做在市值型資產之上,所以作者只建議在短期內使用這個策略,也就是退休後風險最高的前五年,過了這段期間後還是需要把這些收益較高的部位換回市值型的部位。
可以考慮的收益較高的資產像是:投資等級的公司債(像是VTC)、REITs(像是USRT)、優先股(像是PFF & PGX)、高股息股票(像是VYM、IDV)。
書中範例是這樣,原始投資組合:
資產(Asset Type) | 配置(Allocation) | 收益(Yield) |
---|---|---|
債券 – BND | 40% | 3.0% |
加拿大指數(Canadian Index) – TSX | 20% | 2.5% |
美國指數(US Index) – VTI | 20% | 1.75% |
已開發國家指數(EAFE Index) – VEA | 20% | 2.5% |
投資組合 | 100% | 2.5% |
資產(Asset Type) | 配置(Allocation) | 收益(Yield) |
---|---|---|
債券 | 40% | 4.4% |
公債(Government Bonds) – BND | 10% | 3.0% |
公司債(Corporate Bonds) – XCB | 10% | 3.5% |
優先股(Preferred Shares)1 – XPF | 20% | 5.6% |
加拿大指數 | 20% | 4.4% |
TSX | 5% | 2.5% |
高股息股票(Dividend Stocks) – XDV | 5% | 3.5% |
REITs2 – XRE | 10% | 5.75% |
美國指數 – VTI | 20% | 1.75% |
已開發國家指數(EAFE Index) – VEA | 20% | 2.5% |
投資組合 | 100% | 3.5% |
透過更換部分投資資產,總投資組合的收益可以從2.5%提升到3.5%,在假設年支出40萬、總資產1000萬之下,需要的緩衝基金從75萬(=(40-25)*5)降低到25萬(=(40-35)*5)。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加入較高收益的部位通常會提高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率,不過因為配置這些部位是為了在市況不好的時候得到現金支付生活花費,所以這個增大的波動率在這段期間是沒有關係的。
水桶策略與應急備案
作者說我們的錢應該分配在三個不同的水桶(buckets)中,分別是 1)當年需要的生活花費(current-year spending)(現金)2) 緩衝基金(cash cusion)(現金) 還有 3) 投資組合(portfolio)(用來產生投資收益的部位)。
每年年初我們需要將錢提領到1號桶中,優先順序如下:
- 先將收益護盾(Yield shield)產生的現金收益提領進一號桶(當年需要的生活花費)中。
- 如果投資組合有獲利,則賣掉部分ETF補足剩下生活花費的差額。這邊賣掉的是投資組合中漲最多的ETF。
- 若投資組合虧損中,則從2號桶(緩衝基金)中提錢出來補足差額。這樣做可以確保我們不會在下跌的時候賣出資產因而遭受損失。
如果遇到3的狀況,隨著熊市時間拉長,緩衝基金裡的錢會越來越少,在之後市場回彈後要記得賣出ETF將緩衝基金裡的錢補滿。
如果熊市真的太長導致緩衝基金的錢用盡,這時候可以考慮下面三種應急備案減少支出或是增加收入補足資金缺口:
- 去生活花費較低的地方(像是東南亞或墨西哥)旅行:這是地理套利(Geographic arbitrage)的做法。不過我覺得這應該只建立在自己沒有買自住房的前提下,不然考慮到擁房的固定支出,出國應該沒辦法節省多少錢,可能還會花更多。
- 做副業(side hustle)
- 找兼職工作(return to work part-time)
連續再退休(Perpetual Re-retirement)
我們可以在每年年初使用FIRECalc這個網站來估算自己目前退休計畫的成功機率(也就是我們的資產在30年不會花光的機率),這個做法作者稱為連續再退休。
當發現成功率降到95%以下時,我們可以盡快修正生活方式或是採取補救措施,讓自己的成功率重新回到95%以上,讓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安穩。
這個做法的另一個好處是,4%規則的研究區間是30年,對於FIRE提早退休的人來說,退休後的時間遠遠超過30年,每年年初使用FIRECalc去估算自己的成功率可以讓這個只有30年的研究可以應用在超過30年的退休情境下。
成為富人的三種方法
作者說個人理財有三個面向:收入(income)、支出(expense)與投資(investment),透過不同程度的搭配就會有不同的成功方法,也因此關於增加資產市面上才會有這麼多不同的說法。他進一步說,通常在年輕時就成功的人都是某一項特別傑出,而另外兩項一般般,在增加收入方面特別強的人作者稱為積極行動者(Hustler),這些人通常都是創業家;在投資方面特別強的人作者稱為投資者(Investor);在控制支出方面特別強的人作者稱為優化者(Optimizer),而作者本人就是Optimizer,他說Optimizer的缺點是風險趨避(risk-averse),因此他們較不敢創業或是追求自己的夢想,對風險的懼怕也讓Optimizer比較不敢投資;不過優化者是最有可能讓所有人複製並重現的致富方式。
不管你是哪一種人,你都有可能成功,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才能找到並採取那個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最後的最後
講到FIRE,大部分詬病FIRE的人的論點都是4%規則不可靠,如果退休後幾年發現錢不夠花,到時候要找工作可能會有相當的困難,而這一點也是我想到提早退休這件事時最擔心的,總是會想說如果之後來一個大熊市,身為大齡女子可能再也無法找到跟之前一樣高薪的工作,可能只能去服務業或餐飲業。看到作者提出的幾種提升4%規則成功機率的做法,還有真的出事時的補救措施,覺得提早退休的可實踐性大幅提升,如果有定期追蹤自己資產的健康狀態,就能提早採取因應措施以度過熊市,不管是節省開支或是找兼職/副業補充財庫,失敗似乎沒有想像中這麼容易,對自己的財務自由之路好像也更有信心了。
我剛開始投資時有配20%的債券部位,不過多年下來債券收益不好,跟股票的連動也越來越高,因此幾年前做了調整,目前的投資組合是100%股票,看了書之後再度開始思考是不是該配置一些債券部位建立自己的yield shield,雖然收益不好,但也許可以讓自己在熊市時有些現金能夠支付生活支出。(不過還是要注意投資組合中債券比例不要太高,因為長期而言最大的風險是債券的收益低於通膨率,導致消費力逐年下降。股票部位才是抗通膨最好的選擇。)
目前我股票的部位主要有VT、VTI、VEA、VWO,為了估算自己目前的yield shield,稍微查了一下各個ETF的Yield3,根據現在的配置估算Yield shield為1.48%,實在有夠低。
ETF | 配置 | Yield |
---|---|---|
VT | 26% | 1.53% |
VTI | 36% | 1.41% |
VEA | 23% | 2.29% |
VWO | 16% | 0.37% |
市值型ETF投資組合 | 100% | 1.48% |
除了上面這些ETF外,我還有一大部分的部位在蘋果(AAPL)上,蘋果的dividend yield更低(目前0.56%),所以我的投資組合整體而言的dividend yield會遠低於1.48%,雖然說以現在美國稅制(股利需預扣30%)來說不要發股利對我來說才是最好,在資產累積階段或許100%股是比較好的配置,但看到作者講到yield shield的功用確實覺得在退休的前五年有這些部位似乎蠻重要的。
看完這本書後我覺得自己該做的事情有 1) 研究自己投資組合中是否該配置債券,還是就跟現在一樣直接拉高現金部位做緩衝就好 2) 研究作者推薦的幾種raise the yield shield的資產種類與ETF 3)計算去年(2023)的股利收入 4) 研究capital gain harvesting是否適用/是否需要。
- 手工打了這個表我才發現原來優先股跟債券較相似而不是股票。然後書中作者建議要買優先股的話不要買個股,而是直接買優先股的指數型ETF ↩︎
- 一樣,作者建議買指數型ETF而不是單一REITs ↩︎
- 這裡可以查: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 (VTI) Dividend History | Nasdaq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