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購物

brown Henry paper bag

錢鬍鬚先生(Mr. Money Mustache)是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界超有名的人物,耳聞他的名字好一陣子了,但一直沒去看他的相關資料,那天看到ChooseFI 節目資訊欄裡列了Tim Ferris專訪他的這集Mr. Money Mustache – Living Beautifully on $25-27K Per Year,聽了兩次,雖然大部份東西都不是新鮮事,不過其中講到日常生活花費的部分讓我反思了一下目前的生活,也順便整理了一下在待業迷你退休期間的一些想法。

是你擁有事物還是事物擁有了你?

物慾越少越自由的生活

“我們借錢去買我們不需要的東西以取悅我們不在乎的人(We buy things we don’t need with money we don’t have to impress people we don’t like.)”

– Chuck PalahniukFight Club

許多人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過著自己不喜歡的生活,為了應付生活中的不開心於是去買名牌包、最新的手機、抑或是滑手機時看到廣告推播的商品,也可能訂了機票車票出國大肆揮霍;上班日撫慰心靈的咖啡或手搖;又或是下班後週末的高級餐廳,『因為我值得』,辛苦賺到的錢就這樣不知不覺耗盡,然後再回到那個上班等待下班等待發薪日的無止盡循環。

“購物前先認清這是需要還是想要”,這句話說來簡單但實作困難,在日常生活的虛耗之下,很可能不管看到什麼都覺得自己需要,可能一回首只發現家裡堆滿了自己也不記得到底為什麼要買的東西。又或者是看到身邊每個人都買了,所以我也需要買這個酷東西,甚至是不小心就會落入的中產階級的陷阱–生活方式通膨(Lifestyle inflation):隨著收入提高,需要買更好的手機、更好的衣服鞋子、更大的房子、更大的車。如果沒有好好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在這個時代要被大環境催眠實在太容易。

有沒有可能,其實我們根本就不需要這麼多錢?如果我們能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就不需要花這麼多錢在那些『因為我值得』的事情上,有沒有可能我們並不需要緊抓著手上這個不喜歡的工作不放?

我一直以來都是個物欲頗低的人,不過回想起來在還在上班的時候,只要工作上壓力大或是不開心,想要手滑買些什麼來慰勞自己的念頭就會湧上來;在沒有工作的這半年多來,明顯感覺自己物欲降得更低,生活過得很簡單卻平凡地幸福,每天運動買菜煮飯閱讀跳舞,越來越覺得『生命中最好的東西都是免費的(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Free)』這句話是真的。發現自己喜歡的生活其實並不太花錢後,瞬間那種需要趕快去找工作的焦慮就大幅降低。

在FI社群大家會鼓吹盡量拉高儲蓄比例,以加速資產的累積讓財務自由更早實現。對還沒開始實行的人來說這一些可能看起來過度極端,不過在實際做了以後我覺得一切都自然而然發生水到渠成,當你能看到現在每個行動在未來能夠帶來的影響,又或是越來越了解到底什麼東西能帶給自己快樂,很多錢就再也不想花了,這種不需要外在事物來讓自己快樂的狀態讓我感到自由。

怎麼決定要不要買某樣東西

woman in blue denim jacket holding white paper

在專訪中,Tim Ferris問Mr. Money Mustache說像他花費這麼低的人,會怎麼決定某個東西到底要不要買,他說他有三個條件

  1. 你需要這個東西嗎?(Do you need it?)
  2. 他會佔有你生活與心靈多少空間? (How much space does it take in limited space? How do you feel when it breaks?)
  3. 他能讓你減少生活中的痛苦嗎?(Does it remove a negative in life?)

我覺得第三點很有趣,一般大家都會想的是“這東西能不能為我帶來快樂”,但他說根據經濟學,減少痛苦能帶來的快樂比直接增加享受帶來的快樂更多。

生活中的小小享受

Mr. Money Mustache也談到,雖然他的日常花費很低但他其實過得很開心,一點也沒有所謂的被剝奪感,因為他把錢花在能真正為自己帶來快樂的事物上,他舉例相較於開高級跑車vs開二手車,買一塊便宜巧克力vs高級巧克力的價差非常小,但買高級巧克力卻能讓享受多很多。

聽了這段後我想了一下目前的消費方式,覺得自己應該能夠多花一點錢買好一點的食材(比如說把雜貨店買的雞蛋換成放牧蛋或是穀飼牛換成草飼牛),除了風味會更好外也會更健康;至於外食的部分還是覺得不需要增加消費,我對於現在自己煮的飯非常滿意,幾乎每次去餐廳吃完飯回家都會覺得不如買些好一點的食材回家自己煮,倒也不是說自己煮得有多好,而是這已經成為自己習慣的生活方式,加上自己煮健康省錢還有滿滿的成就感,最後則是外食後得到的快樂跟那些花在外食上的錢(或者說自由?畢竟錢都是用自己的時間去工作換來的)比起來我覺得實在是不值得。

旅行中的極簡主義

person wearing green backpack

關於花錢,另一件我想到的事是旅行。身為一個熱愛旅行的人,每年旅行都是我各種花費之冠,從去年微數位遊牧的時期到後來失業後的認真旅行,待在海外的日子創新高,不過是以一種頗小眾的方式:大部分時間住青旅或是便宜民宿,而不是一般人會選擇的飯店或商旅;相較於一般人出國大肆採買戰利品,我出國極少買東西,特別是從去年開始,花錢前總是要先靈魂拷問自己說『我真的用得到這東西嗎?這東西在之後是否會被我斷捨離?』,買食物甚至會問自己說『這東西花錢又傷身真的要買嗎?』,在這兩個問題後買的東西更是降到一個以前難以想像的低。

去年的某一趟旅行,因為想要節省旅費,決定搭廉航不買托運行李,靠背包移動。沒想到一旅行下來卻發現全新的天地:只有一個背包的自由,讓我可以需要奔跑的時候奔跑,不怕碎石路也不怕各種階梯,搭公車不小心提前下車就直接走路到下一站;除此之外,因為只有一個背包能裝東西,在打包及購物時都會思考的更多,需要問自己更多次『我真的需要這個嗎?』轉而回到人生的反思,擁有越多物品,是否反而限制了我們的自由?為了那些帶不走的東西,我們反而被困在某個地方。


動手做的樂趣 (Satisfaction from building something yourself)

person holding brown and green leaves

Mr. Money Mustache提到自己動手做東西帶給他非常大的樂趣。雖然他是比較著眼於木工、蓋房子這類的技能,不過如果以廣義來詮釋,這跟我個人的體會很相近,不管是煮飯、做甜點、手作永生花裝飾品等等,每次做完都覺得很有成就感,而過程中的進入心流的狀態也總是讓我很開心。(順帶一提,這點讓我想到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書裡提到不使用數位產品時可以改為做能讓你有實體產出的事。)


自找苦吃(Voluntary hardship)

You should be thinking “Hey that looks hard. I think I’m gonna do that.”

– Mr. Money Mustache

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想的是逃避還是帶著興奮迎接挑戰?在這段專訪中我很喜歡Mr. Money Mustache提到的這個自找苦吃(voluntary hardship)的觀念,他舉的例子是他幾乎不管去什麼地方都是騎腳踏車而不是開車,不只幫他省下了車錢汽油錢、讓身體更健康、他也很享受走路的時光。

我覺得voluntary hardship更像是讓自己勇於挑戰現狀與所有大家視為理所當然的事,在勇敢挑戰困難後,我們往往會發現自己能夠成就的遠比自己原先想像的多,更可能在過程中找到新的樂趣。

最後的最後

從知道財務自由這個觀念開始慢慢儲蓄投資,在這條路上已經十來年了,但一直到今年才開始好好思考自己究竟想要怎麼樣的生活,有時候覺得這樣深居簡出的生活很好,有時候又有點懷念在外面探險的日子;加上現在沒有工作收入,對每一分錢該花在刀口上有更高的要求,在減少開支的同時卻也想著Life is to be enjoyed. (人生是用來享受的),應該趁年輕多體驗一些事物,也不希望自己活成一個吝嗇的人,不禁覺得找到節儉與享受當下間的平衡真的不容易。現在雖然還沒FIRE,但今年藉由暫時停下來稍微體驗FIRE的生活,才發現原來自己還有這麼多事情沒考慮到,像是該怎麼花錢、該怎麼花時間才能讓生活充實美好也充滿愛。因為生活中有太多事還沒釐清,所以寫文章常常反反覆覆,絕對不是人設崩壞,而是我還在各種試錯中找自己。

回到最初的最初,財務自由追求的是自由而不是財務,得到自由後你想怎麼過你的人生,跟我分享吧,我很需要一些靈感。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關於我

聯絡我:[email protected]

更多


文章分類


想要找什麼嗎?